2024年初,市委老干部局首次开展全市老干部工作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局属各单位踊跃申报,主动认领了20个创新项目。经过一年的努力,亮点纷呈、成效明显,进一步激发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以更宽的视野来认识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把握新要求,使各项工作能够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为深入推进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今年初,经过对项目背景、活动内容、取得成效以及社会效应的综合评审研判,共评选出6个优秀创新项目,现予以发布。
该项目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队伍、活动、制度、保障等五个基本建设方面提升规范设置,增强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深入摸底,心中有数,结合统计、多种调研,摸清全市348个离退休党支部台账底数;出台标准,规范有度,印发《实施方案》,明确3年目标,出台《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制度(试行)》,指导三县在市区建立流动党支部;灵活设置,组织有形,紧盯规模超大党支部和离退休党员较多的混编党支部整改到位;突出重点,推动有力,举办2期离退休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开展“五抓五送”活动,首批授牌老党员之家等党建共享阵地共30个;丰富内涵,品牌有质,打造全市“银耀珠城”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发布Logo和五个子品牌内涵,着力推进“一支一品”建设。(负责单位:局综合调研科)
该模式主旨为“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蚌山区青年街道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建设,引导高龄老人发布服务需求,鼓励低领老人利用碎片时间参加志愿活动,帮助需求发布者完成上门维修、家务劳动、学习辅导、银发帮扶等公益服务,储存服务时长,兑换各类用品或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时间银行”自2024年1月上线以来,共发布诉求633条,参与人数5682人次,储存时间579.5小时,消耗积分8.2万分,兑换服务1330余次。通过储存“时间”,参与积分兑换,运用组织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治理手段,激发了老同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责任单位:蚌山区)
“永远跟党走”沉浸式艺术党课
该项目由市老年大学200多名参与编演,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为素材,以歌舞表演、诗歌朗诵、生动讲述、情景演绎、交流互动的艺术表演形式创新党课教育。该党课先后在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创建验收评审教学成果展示、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及老干部工作者迎“七一”主题党课、市委党校主体班和全市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等范围进行“授课”4场,受众近千人,获得广泛好评。(负责单位:市老年大学办公室)
“四比四争”即比党性,争当有政治品格的老干部工作者;比思想,争当有崇高精神的老干部工作者;比服务,争当有为民情怀的老干部工作者;比作风,争当有担当作为的老干部工作者。全年举办全市老干部工作人员培训班、月度“桑榆情”大讲堂、季度“党员读书分享”、“四比四争”主题征文比赛,修订完善《市委老干部局制度汇编》,采用专题调研、信息工作考核、工作专班等形式,重点打造党建工作队伍和青年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全员综合学习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调研服务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负责单位:局办公室)
先后建成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年大学党建共享基地,打造蚌埠党史展陈室和展陈区各1个,总面积300㎡。该项目依托2个共享基地,整合百年党史文化墙、红色电影放映厅等,以蚌埠党史为主题,创新打造由“淮畔烽火·探初心”一堂微宣讲、“百年党史·寻初心”一场党史展陈、“重温誓词·忆初心”一次入党宣誓、“红色观影·映初心”一部红色电影、“以学促干·悟初心”一段感悟交流五个环节组成的“离退休党组织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免费面向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放预约,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提供了重温革命历史、促进思想交流、增强党性教育的“红色阵地”,自2024年10月底开放预约以来,已迎来全市各离退休党组织的480余名党员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负责单位: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该模式依托《龙子湖区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和《龙子湖区“荣退+报到”管理暂行办法》,创新建立退休干部党员在居住社区、原单位“双报到、双活动”“双服务、双保障”工作机制,将荣退仪式和社区报到有机融合,形成原单位、单位支部、社区三方共管模式。建立“一档四卡”,依托交流对接、专题谈话、公开承诺、岗位认领、志愿服务、表彰激励“六步工作法”,引导退休干部参与社区基层党建、矛盾化解、志愿服务等,推动新退干部角色转变。项目开展以来,31名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成立40余支“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建立“老党员之家”“老党员工作站”等工作室6处,累计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210余件。(负责单位:龙子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