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在五河县临北乡官塘铺村圆满落幕。活动由五河县临北初级中学关工委与临北乡官塘铺村老年学校关工委联合举办,通过书法篆刻、实物讲述、遗址探访、剧本创排等丰富形式,让青少年在乡土记忆中深刻感悟红色基因。
官塘铺村老年学校墨香四溢,临北初中关工委成员、“五老”骨干黄树凯手持狼毫,在宣纸上挥洒《兰亭集序》的飘逸。“永字八法要这样运笔......”老人俯身握住学生的手腕,带孩子们感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力道。学生们认真临摹的汉字颇得古韵,赢得“五老”们连连称赞。篆刻环节妙趣横生,黄老师将一方寿山石固定在印床上,让孩子们轮流体验冲刀技法。当印文“红色基因”在宣纸上清晰拓印时,少年们眼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魅力的惊叹。
随后,研学队伍抵达古渡口遗址。在黄树凯指引下,学生们测量着那艘88年前沉船的残骸:3.7米的榆木船身上,拴桨的穿钉仍倔强地扎在船帮。“这就是破釜沉舟的实物教材啊!”黄老师感慨道。一名学子突然指着船头喊道——那里有道深深的砍痕,印证了老人关于“自沉明志”的讲述。孩子们自发采集野花编成花环,轻轻放在沉船旁。在研学活动的尾声,学生们根据宣滩村烈士陈实的故事排练自编短剧。这位23岁的抗大学员,在创作红色歌曲《不学张大疤》后不幸被捕,宁死也要保守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