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老龄社会下的老年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日期:2017-12-06 09:21来源:本局发布, 作者:admin 阅读次数:
[字体:  ] 打印本页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趋势,我国在2000年左右已迈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占比在逐年增长,同时平均预期寿命也在逐年提高。老龄社会里,老年教育需求成为了老年人众多需求中的最重要需求之一,本文以老干部工作者的视角,从我国老龄人口现状、发展和研究老年教育的意义、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老年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对我国老年教育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一、研究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老年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老龄人口现状

《人民日报》刊登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1660周岁及其以上的人口为2308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7%,其中65周岁及其以上的人口为1500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8%。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那么我国现在已是高等级的老龄化社会,而且是全球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个亿的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已经达到74.83岁,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将更加严峻。

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包括老龄化速度快、人口数量大、未富先老、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二)老年教育在积极老龄化中发挥的作用

老年教育的目标设定也很明确,就是充实生活、增进交流、明确生命意义、积极应对衰老。中国的文化养老恰好迎合了老年需求且符合我国国情和传统,中国的老年人在衣食无忧、冷暖不愁、老有所养的基础上,渴望进一步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从人生第二起跑线前进,迎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老年教育机构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作为学习、活动的窗口和文化养老的主阵地。

(三)我国老年教育研究方兴未艾

从统计看,目前正在从事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三大主力是:老年大学管理和工作人员(包括专设的科研人员)、老年大学教师和老年大学的正副校长。三者在老年教育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和所占比例之和为203篇,8185%。此外,各省、市、县、局等各级领导撰写16篇文章,占645%:全国及各省市老年大学协会负责人撰写15篇文章,占604%;来自各专业理论工作者的文章10篇,占403%。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出了研究的主题及其内容学术价值不高、从事研究的专门队伍力量薄弱、缺少研究的平台、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

二、我国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老年教育”,他说:“办好公平优质教育。加强民族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 表明老年教育进入了我国的最高决策层视野,中国的老年教育即将进入蓬勃发展期,但问题依旧明显。

1、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用法律法规手段保障老年教育权利,美国有《免费老年教育方案》、《联邦老年教育政策》、《老年人法》等;丹麦有《成人教育法》和《丹麦农村教育法》;日本有《生涯学习振兴推进准备法》和《终身学习振兴法》;韩国有《老年福祉法》和《终身教育法》。而我国老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明确、不统一,政出多门,教育部门的法律法规、老龄部门的法律法规以及中组部老干部局的政策文件,对于老年大学或者老年教育方面涉及的均“蜻蜓点水”,目前在国家层面专门关注老年教育的仅有《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样的指导性意见,见诸法律的也只有类似1996年全国人大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这样的只言片语,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可操作性。

2、老年教育覆盖面亟待拓展

我国老年教育明显存在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2亿,全国老年教育机构容纳的学员总数不到700万,容纳率仅占3%左右。即使在办学条件较好的城市,多数老年教育机构一座难求,以安徽蚌埠为例,自2000年起,每年老年大学报名都会出现排长队和找关系的现象,即使通过班额扩容、调整班次等手段,目前市级老年大学招生规模已达7000人次,但仍出现热门专业报不上名的现象。

3、老年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

老年教育机构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老年教育机构空间分布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沿海和内陆、中部和西部之间差距明显,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武汉等地基本建立起了中心城市区、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的四级网络,如武汉市截至2015年底共建有市、县(区)、街道(乡镇)、村居四级老年大学2194所,全市161个街道有143个建立了老年大学,建校率达89%。而偏远地区大多数城市根本达不到这种水平,甚至个别城市仅有市级一所老年大学且学员数量较少,即便在同一区域内,优质老年教育资源也聚集于省、市层面,越到基层,老年教育资源越是匮乏。城市和农村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城市的资金投入远远高于农村,城市拥有大量优质的老年教育资源,而我国农村人口截至2016年底为58973万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占全国总人口的42.65%,但农村老年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教育资源极度贫乏。

4、模式单一,管理主体较杂

政府主导型老年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模式,这就造成了老年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局限性和单一性。政府主导型老年教育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老年大学,但主管部门不统一,“娘家”有组织部、老干部局、教育厅(局)、民政厅(局)、老龄工作委员会等多个单位;另一种是社区老年教育,民政部的“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其功能涵盖文化娱乐、图书展览、体育健身、医疗康复和老年课堂等基本为老服务项目。2001年,中组部、文化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下发《关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文化部将全面负责全国老年教育非学历教育工作,指导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的工作。由于诸多原因,该《通知》至今尚未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导致目前老年教育管理体制的五花八门。非政府主导型的老年教育目前也存在两类,一类是基于互联网开展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另一类就是大型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开办的老年教育,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各占半壁江山,由于经费来源、宣传力度、招生变化等原因,这些机构存在寿命短、知名度小、规模小等诸多弊病。

5、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来看,老年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财政拨款加上学费收入比例返还,还有少量民间资本投入。这三方面经费来源有限且困难,财政拨款以蚌埠市为例,每年市财政给市老年大学拨款16万元,人均仅摊到25元,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举办大型活动时尚需临时向政府申请拨付;学费收入即使财政全额返还,也没有多少,也就是说老年教育机构的自我造血功能相对较差;民间资本注入在资金投入上也十分有限。虽然从整个国家角度来看,在老年教育方面的投入是逐年递增的,但显然是杯水车薪的。

6、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不规范、不统一

教育形式多为老年人的各种“活动”,可谓“百家争鸣”,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声乐、舞蹈、书法、绘画、摄影、英语等普遍科目外,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在课程开设上就“五彩缤纷”了。很多老年教育机构设置课程采取相互效仿的方式,由于课程设置大多倾向于休闲型和娱乐型,绝大多数教材都是教师自己编印或者选择鉴赏类书籍作为替代。

三、我国老年教育未来的出路和设想

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人均预期寿命的逐渐增长,老年人自身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必将不断扩大,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我国老年教育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一)老年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走上正轨

教育的科学性包括教育的法制性,老年教育行为要靠国家法制来规范,国家应以“保障老年人教育权利、完善老年教育制度、提高老年教育质量”为纲,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制定、推广、实施相关促进老年教育事业规范发展的地方法规、条例,在老龄事业相关政策措施中增加支持发展老年教育篇幅,探索开展老年教育发展情况调查统计工作,支持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开展老年教育发展状况评估和研究,在领导体制归口教育部门的前提下通过两会提案方式将老年教育内容正式纳入《教育法》,总之通过一系列手段推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出台。

(二)改革领导体制,编制教育规划

老年教育应尽早摆脱“九龙治水”的局面,从长远来看,应将老年大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在教育部建立全国统一、上下对口、职权分明、名副其实的老年教育综合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全国各类老年大学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从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角度出发,对老年教育进行业务指导,实现全国教育“从摇篮到坟墓”全部归口教育部门一家管理,以便整合全部教育资源。教育部门还可以统一对从事老年教育的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聘任、培训、考核,从而避免目前在职教师在老年教育机构授课被评定为违规兼职等尴尬局面。

(三)覆盖面平衡分布

解决覆盖面窄、供给不平衡的关键应在于三个“逐步实现”:

1、逐步实现老年教育的均衡发展。国家应正视老年教育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增加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对欠发达地区老年教育的关注和支持,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和人才支持都应向老年教育发展欠佳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部分城乡结合地区倾斜。

2、逐步实现老年教育的多元化供给。财政部门参与本区域老年教育规划的设置,将老年教育经费作为财政的制度性安排,将老年教育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纳入审计范围。鼓励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老年教育机构或对老年教育事业进行捐助,允许投资方取得适当利益,非公办的老年教育机构也可以参照养老服务业标准,享受房租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3、逐步实现基层老年教育的普及化。一是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利用现有的“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的“星光老年之家”、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站点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等平台开展老年教育,鼓励和方便社区老年人自发开展各类学习小纲和兴趣小组。二是重视农村老年教育。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将他们吸引到“课堂”中而不是“教堂”中,既是农村老年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表现。

(四)办学模式、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多样化且人性化

1、教育部门主管的高等教育中开设老年教育。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开设老年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高等教育机构中数量众多、专业性强的教师力量,对老年学员实施更加专业的知识传授和理论解读。

2、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老年教育机构。依托社区愈发宽敞的场地、愈发健全的体制和愈发专业的工作人员,集日间照料(托老)服务、医疗保健、志愿服务、夕阳活动和老年教育为一体。

3、基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的远程老年教育。通过广播、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渠道,加强优质老年学习资源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辐射,老年教育相关的APP应会成为眼光独特的IT公司的重点开发方向之一。

4、集养老、学习为一体的寄宿式老年教育机构。以寄宿式老年教育机构为卖点,在提供常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日间提供门类众多的教育课程,根据入院老年人意愿,采取编班集训、课程选修、兴趣自学、技能互授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政府服务外包型老年教育机构。可以以政府机关或部门作为发包方,明确合格老年教育需要的准入标准,按照合理招标方式公开竞标,将老年教育机构的开办承包给有关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主体),这种教育机构获取政府的报酬可以与老年学员满意度挂钩,采取绩效制、学员评价制、短期承包制等方法来控制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经费投入和人才培养

1、解决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老年大学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而且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教育事业的需要逐步增加。其次是抓好政策落实,结合实际情况划入公益类事业单位。三是拓宽老年大学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企业和个人对老年教育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享受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四是建立老年大学独立财权,理顺财务管理体制,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

2、在建设老年教育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服务老年教育的人才队伍。一是建立管理团队。老年教育管理团队为老年教育提供政策和业务服务。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相关优质资源,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以兼职为主的老年教育师资队伍。三是组建志愿者队伍。

(六)课程设置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

课程设置是老年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应逐渐摆脱混乱无序状态向规范发展。

1、政府上层规范引导。应由教育部或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这样的机构本着“充实老年人生活、满足老年人需求、适应老年人爱好”等原则统一设定一批老年教育机构标准课程,囊括原有常见的声乐、舞蹈、书法、绘画、摄影、英语等专业和新兴的现代科技、计算机、法律、财会、金融等应用技能型和自我发展型课程,并制定与之相应配套的教材,对课时、结业条件等同时做出规范性要求。

2、教育机构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征求、考虑、吸纳老年学员需求,照顾到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职业技能提高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开设瑜伽、集邮、烹饪、医疗卫生、武术等特色化、人性化的课程,也可以借鉴高等教育中的选修课模式。

3、专家学者丰富科学化建议。在老年教育研究蓬勃发展的未来,专家学者也会对老年教育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提出合理建议,与时俱进,根据未来的时代特点增设、修改课程设置。

(七)编印老年教育的使用教材

可由教育部或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牵头组织教材编写委员会,根据入门级、普通级和专业级老年教育机构课程标准,编写思想政治教育、时事评析、法律法规、老年心理学、医药知识、书法、诗词、绘画、微机、信息技术、声乐、舞蹈、戏曲、器乐、外语、历史、股票基础、烹饪、花卉种植、插花、家政、曲艺、模特等等方面的教材,各地各级老年大学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组织编印教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八)拓展老年教育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应在老年教育研究的初期阶段,大量运用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个案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可以为学科体系整体理论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依托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高等院校、政研机构及其他科研机构,对老年教育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实用性研究。

(作者:市委老干部局邢劲松)

 

Copyright © 2013 中共蚌埠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蚌埠市体育路26号  联系电话:0552-2044469  电子邮件:bbzdk@163.com
皖ICP备18002136号-2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275号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